楊梅在種植時一般要通過修剪來完善株型,使其多分枝,擴大樹冠,增加其開花結果數量,提高產量和品質。但是也不能盲目修剪,否則會起反作用。那么,楊梅修剪時間在什么時候?楊梅修剪方法措施有哪些?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吧!
生長期修剪
生長期修剪是在楊梅樹萌芽后至秋梢停止生長之前進行,該時期修剪主要是調整楊梅樹體結構,減少無效養(yǎng)分消耗,改善通風透光條件,避免枝條郁閉,減少病蟲危害,實現果樹均衡生長與結果。
1、楊梅春季修剪:該時期在每年的4~5月份進行。對楊梅樹春剪后,能促進局部根系因缺營養(yǎng)而均勻萎縮、死亡,使楊梅春梢的萌芽時間遲于開花結果時間,從而緩解開花結果與抽梢的矛盾,從而提高楊梅坐果率。同時春梢的長度也會因開花消耗營養(yǎng)而變短。楊梅春剪后形成大量新的結果短枝群,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供應,使得楊梅果實充分膨大,出現“葉下楊梅”果。對楊梅春剪可以致內源激素倒流,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楊梅幼果的“楊梅火”(楊梅火為果實肉柱外沖的生理病害)的發(fā)生。
2、楊梅秋季修剪:楊梅秋季修剪一般在每年的10~11月份。秋剪是花芽分化及花器官健康發(fā)育的關鍵。楊梅的花芽分化的時間很長,如中年樹齡的楊梅樹在夏秋梢形成以后的7~9月。通過上年的秋季重修剪和春剪,楊梅結果用枝群已經形成。這些短枝群基本上分化出花芽。此時,剪去后期生出的徒長枝,疏散過密的叢生結果母枝,可以使樹體營養(yǎng)在未來幾個月里全部轉移到花芽分化和花器發(fā)育上。對楊梅樹秋剪能促發(fā)春梢結果母枝群形成。秋剪剪得越早,剪口附近分化葉芽的可能性越大,新春梢的長度越短,越容易在第二年形成花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