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返青期怎 “鎮(zhèn)壓保墑”?您知道嗎?接下來就由小編詳細的為您介紹下返青返漿期“鎮(zhèn)壓保墑”的知識,幫助大家更好的為小麥施肥。
1、返青返漿期“鎮(zhèn)壓保墑”
為什么要求鎮(zhèn)壓?
小麥返青期,也是土壤化凍期,此時化凍的土壤水分順著向上移動達到地表,此時如果進行鎮(zhèn)壓,會打破,使土壤水分不易流失。否則當解凍結束后,在晴天有風的情況下,土壤水分會很快流失,所以冬前無論是否澆凍水,早春管理進行鎮(zhèn)壓保墑,早春鎮(zhèn)壓也是替代鋤劃的一項保墑措施。
提示:早春返青、起身期,選擇晴天的下午,各類麥田均可鎮(zhèn)壓,不會傷苗。
2、早春除草改晚為早
冬前沒有除治雜草的,早春應該提前到返青-起身期之前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噴藥。選擇晴朗天氣,無風、無霜、無寒潮來臨,氣溫較高時用藥,一般選擇中午11點~14點噴藥,日溫度10℃以上。
用藥參考:有播娘蒿、薺菜、豬殃殃、灰灰菜、等闊葉雜草的地塊,除草劑可選用陶氏銳超麥、青原農(nóng)冠雪虎。有野燕麥、雀麥的地塊,除草劑可用陶氏詠麥,陶氏優(yōu)先。有節(jié)節(jié)麥的地塊,建議用闊世瑪、國瑪 極瑪。根據(jù)雜草任選一種,噴后有敏感期。
※要求改掉等澆頭水后,再噴除草劑的錯誤習慣。
3、小麥防倒改晚為早
小麥倒伏是生產(chǎn)上每年發(fā)生的一個主要問題,一是影響產(chǎn)量,二是影響收獲,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小麥防倒。
生產(chǎn)上化控防倒的時間往往偏晚,一般在拔節(jié)期噴藥,正確的化控時間,應該提前到返青至起身期,化控劑選擇小麥小胖墩。
注意避免人為因素造成倒伏:
注意:當小麥進入起身期后仍然還是三類苗的、群體不足的、抗倒性極強的、不需化控。
4、病蟲防治改晚為早
建議在噴除草劑的同時,加入殺蟲、殺菌劑,預防蚜蟲、灰飛虱、紅蜘蛛及小麥紋枯病、根基莖腐病、葉斑病、白粉病等。這樣可以實現(xiàn)早春的一噴綜防,聯(lián)防聯(lián)治效果更好。
以上三個改晚為早措施叫做早春“一噴綜防”, 可以一次噴藥,完成除草、防病、治蟲、化控,四項作業(yè),省工,省時,省力。
5、澆水追肥建議
今年冬春比較干旱,冬前凡是沒有澆凍水的地塊建議提前澆水,三月上中旬即可澆水,以保群體不受影響。冬前澆了凍水的,可以根據(jù)苗情、墑情,靈活掌推遲到三月下旬或者四月上旬。
提倡氮、鉀追肥,科學施肥。
生產(chǎn)上大家習慣結合澆頭水追施化肥,但是一般是施加尿素、氯化銨之類的單一氮肥為主,而且用量較大,一般50-60斤,甚至70-80斤,這是不科學的,往往造成氮素過盛,貪責晚熟、粒重下降,影響產(chǎn)量和商品性。
為什么要提倡降氮增鉀?
一、降低氮素用量:目的是解決生產(chǎn)上氮素過盛、貪責晚熟和倒伏問題。
二、增鉀可以起到四大作用:提高小麥的抗旱能力,提高小麥的抗倒能力,提高小麥的抗病能力,提高小麥的千粒重、商品性和產(chǎn)量。
氮、鉀追肥,通過試驗證明比尿素增產(chǎn)效果顯著,建議積極推廣。
這里建議大家使用小麥專用追肥,畝用量一般掌握30-50斤即可。 用量更省,效果更好!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小麥返青返漿期“鎮(zhèn)壓保墑”的方法,希望小編總結的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種植小麥。